当前位置:

联赛亮点与不足:新人少,老将强,赛制待优化。

来源: 24直播网

一个排超赛季的落幕,的确其中亮点与不足并存,值得我们深思与总结。

首先,关于球员的成长,我们不能不提到吴梦洁的突出表现。这个赛季,她有了显著的进步,最终登上了新秀榜的首位,这无疑是她努力训练的结果。然而,让人感到一丝许遗憾的是,如果李盈莹没有因伤退赛,或许吴梦洁的MVP之路会更为顺畅。但放眼其他队伍的新秀,他们的成长似乎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05后的年轻球员中,鲜有能够脱颖而出的。这对于急需新鲜血液注入的国家队来说,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赛季的深入,小将们逐渐成为了主角。吴梦洁、庄宇珊等人开始挑起大梁。如今主力球员的伤病使得年轻球员必须站出来,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排超联赛的未来希望。

在联赛中,我们也看到了老将们的坚守。奥运冠军张常宁、丁霞等人即使满身伤病,依然顽强地坚持在赛场上,这种精神令人敬佩。但这也反映出各地在后备人才培养上的不足,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赛制和赛程的设计同样值得探讨。虽然增加比赛场次是为了让球员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但并未对每名球员的出场比率作出有效限制。这导致各队基本上都是主力球员一套阵容打到底,加大了主力球员的场次和疲劳程度。特别是常规赛后多打的几场排位赛,其必要性有待商榷。

这次排超联赛的改革有其积极的一面,如分级制度的引入增加了对抗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每个阶段密集的赛程安排和转播时间的冲突等。这导致转播效益大打折扣,各队场次的热度被摊薄。虽然整体转播质量比前几届有所提高,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各队的伤病问题也与赛程的密集程度有关。当然,队伍训练和保障的科学性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令人欣慰的是,这届排超联赛的冠军悬念留到了最后,前五名队伍均具备登上领奖台的实力,这显示了比赛的激烈程度。

最后,我们期待明年的排超联赛能在赛程安排、转播质量、球员保障等方面进行优化,而不是推倒重来。同时,也希望各俱乐部能够更加重视球员的保障和教练能够有更多的轮换和变阵意识,以促进联赛的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