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元票价,3亿创收,草根苏超普惠经济样本

来源: 24直播网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今年夏天,一项名为“苏超”的赛事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这里所说的“苏超”,并非苏格兰的超级足球联赛,而是江苏省内的城市足球联赛。它的诞生,第一届就以惊人的速度风靡了整个华夏大地。

“苏超”的参赛队伍涵盖了江苏的十三个地级市,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十三太保”。这场赛事以城市为单位的赛制,点燃了家乡市民为自家球队呐喊的热情。不仅如此,“南京发布”等官方账号的参与,更是将这场体育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这场现象级的赛事有着两大标签——“草根”和“普惠”。与国内动辄数百元的职业联赛门票相比,“苏超”的官方票价仅定在5—10元,甚至部分场次只需20元。这样的低门槛彻底激活了大众的参与热情。而参赛的516名球员中,仅有29人有职业背景,其余大多是各行各业的业余球员,如教师、学生、快递员、程序员等。

赛事的赞助商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除了大型企业的赞助,更多的是本市企业,甚至是街边小店。例如,东哈·东北街边烧烤作为个体工商户,居然与京东等大品牌同台“露脸”,迎来了巨大的客流。而扬州队的赞助商中,还有两家银行和多家科技公司,进一步证明了这场赛事的广泛影响。

据统计,“苏超”的赞助商总数已达27家,超过了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的两倍。但与中超相比,其赞助费用仍有巨大差距。尽管如此,“苏超”的成功已经带动了江苏乃至全国多个行业的繁荣。例如,常州在“苏超”期间向扬州市民免费开放A级景区,这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增长,还刺激了餐饮、住宿、零售等消费的激增。据监测,该赛事每场比赛都为举办地带来了显著的消费增长和经济效应。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的曾圣钧对此表示,除了“苏超”,全国各地类似的特色赛事都在蓬勃兴起,这些赛事的成功表明,小型化、区域化、全民化的赛事设计能够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也表示,“苏超”等群众性赛事的出圈反映出我国体育赛事和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蕴含巨大潜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国家发改委将创新推动相关规划和政策,深化文体旅融合等,并指导各地推动体育赛事活动与非遗民俗、旅游观光等深度融合。同时,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适应体育产业发展、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银行在支持这类赛事和文旅产业的发展中也有着重要作用。曾圣钧建议银行应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为体育场馆建设、设备更新等项目提供固定资产贷款,为文旅企业开发相关衍生产品提供普惠金融贷款等。此外,银行还可以通过赞助文旅活动来提高品牌价值,锚定更多客户。

总的来说,“苏超”的成功不仅仅是一场足球赛事的胜利,更是一次全民参与、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尝试。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创新和潜力的新时代中国。